《至聖先師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魯國人,生於魯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51年),
卒於魯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享年七十三歲。
孔子三歲喪父,由母親撫養長大,年少時家裡很貧窮,
沒受過正式的教育,具備很多謀生的技能,十五歲立志作學問。
曾在魯國權貴季氏官府裡當過委吏、乘田等官職,
藉由工作學到貴族禮儀,也讀了不少典藏的官書,因此增進不少學識。
後來又受孟孫氏推薦,出任中都宰,歷任司空,再到大司寇,
當時為魯定公十年,孔子五十一歲。
後來棄官周遊列國,到處宣揚政治抱負,因為一人的力量太小只好放棄。
晚年和弟子為了發揚儒家思想,一起重編《五經》,及撰寫史書《春秋》
-記載春秋時代的大事,影響後代很深。五年後去世,
他的弟子及後代弟子們,將他所說過的話,節錄編成《論語》,
成了儒家必讀的經典,後世更尊稱孔子為「萬世師表」、「至聖先師」。
孔子的治學態度是「學不厭、教不倦」及「有教無類、因材施教」,
中心思想在「行仁」,進而實踐在日常生活當中。
他的弟子遍佈各國宣揚儒家學說,到了戰國時,由孟子發揚光大,
最後因西漢武帝獨尊儒術,而成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最好準則。
《勤勞和懶惰》
勤勞和懶惰,都喜歡和人們做朋友。
勤勞能幫助農人,使他們收穫豐富;幫助工人,使他們產品精美;
幫助商人,使他們貨物暢銷;幫助學生,使他們成績優良。
不過勤勞帶給人們的,一半是快樂,一半是痛苦。
而且它常常先給人們痛苦,然後才給人們快樂。
因此,除了聰明的人以外,大家都不喜歡和它接近。
懶惰和勤勞恰恰相反。
假如農人和它做了朋友,收穫就會減少;工人和它做了朋友,產品就會粗陋;
商人和它做了朋友,營業就會衰落;學生和它做了朋友,成績就會低劣。
懶惰帶給人們的,也是快樂和痛苦。
不過它往往先給人們快樂,後給人們痛苦。
所以愚笨的人,才喜歡和它做朋友。
古今中外,凡是立大功、做大事的人,
都是先吃盡辛苦,勤勞奮鬥,最後才會成功,受人尊敬。
孫中山先生創立中華民國,美國愛迪生發明電燈,
那一個不是從勤勞中獲得成功的呢?
《堆棧和工廠》
開級會的時候,我們的級任韓老師,告訴我們讀書的道理。
他說:「從功能來看,人的頭腦可以分為兩種;
一種是堆棧式的,一種是工廠式的。
怎樣叫做堆棧式的呢?把國語、數學、社會、自然…各科的知識;
都像貨物一樣堆積起來,遇到老師要問的時候,就一樣一樣向外搬;
考試的時候,也許能考一百分。這種頭腦就像堆棧一樣,
著重機械零碎的記憶;即使堆得滿滿的,也只會存儲而不會活用,
無論如何不能算是真好。
真正好的頭腦是工廠式的。
各種知識到了這種頭腦裡,就變成了有用的東西;
本來是棉花,就把它紡成紗;本來是紗,就把它織成布;
本來是布,就把它栽過、縫過做成衣服。
又如本來是木材,是石塊,是鋼條,是水泥,
就可以分別做成各種不同的東西,或合起來建築高樓大廈。
堆棧式的頭腦,是把知識原封不動的堆起來;
工廠式的頭腦,卻是要把知識融化、應用。
你們說,工廠式的頭腦好呢?還是堆棧式的好?」
我們異口同聲的回答,工廠式的頭腦比堆棧式的頭腦好。
韓老師接著說:「對,這就等於說工廠比堆棧好。
堆棧式頭腦裡的知識是死的,工廠式頭腦裡的知識是活的。
堆棧式頭腦裡的知識,是一堆一堆的原料;
工廠式頭腦裡的知識,可以把原料加工製成各種產品。
而且堆棧是一種負擔,原料堆積久了,
如果不加處理,不加運用,還有發霉和腐朽的危險。
好比一個人吃了東西不消化,就要生腸胃病一樣。
我希望大家能夠活用書本裡的知識,使知識在實際生活上發生作用,
這就要讓我們自己的頭腦,變成一個工廠,而不是堆棧。」
我們聽了韓老師講的話,都覺得既新鮮又深刻,能夠啟發我們的智慧。
提醒學生不要死讀書,要融會貫通、懂得活用。
《讀書四到》
無論那一種學科,胡適先生所提到的基本讀書方法是
「讀書四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
讀書的方法,有兩個條件:一精,二博。
先說什麼叫「精」:
古人所說的讀書三到-「眼到、口到、心到」是不夠的,
須有四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
其次什麼叫「博」:
博就是什麼書都讀,所謂「開卷有益」就是這個意思。
《新生活》
呼籲大家響應蔣中正提倡的新生活運動,
以提振國民素質、復興國家。
「禮義廉恥」(四維)是新生活運動的中心思想。
蔣要民眾把「禮義廉恥」結合到日常的「食衣住行」各方面。
新生活運動想要做到的,不僅是表面的市容清潔、謹守秩序,
而是「要改革社會,要復興一個國家和民族」。
蔣介石理想化地希望新生活運動能使人民改頭換面,
具備「國民道德」和「國民知識」,從根本上革除陋習。
《橫貫公路》
臺灣是一個南北長、東西窄的寶島;
從空中看起來,很像一片美麗的樹葉。
縱貫這片樹葉中間的一條葉脈就是中央山脈;
這一條山脈,卻阻擋了寶島東部和西部的交通。
多少年來,政府就一直計畫要修築能夠橫貫臺灣東西部的公路;
但是因為這條公路必須穿越中央山脈,工程過於浩大,所以沒有付諸實行。
直到民國四十五年七月七日,在行政院的策畫下,
舉行了東西橫貫公路開工典禮,這條公路就是現在的中部橫貫公路。
參加修築這條公路的人員,都是百戰功高的國軍退除役官兵,
也都是國家的榮譽公民,所以又稱為榮民。他們經過四年的努力奮鬥,
終於以力克服天險,把這一項極為艱鉅的偉大工程完成了。
這條公路的修建,不僅為臺灣東部帶來了交通的便利和地方的繁榮,
同時在全省的經濟、文化和軍事上的價值,更是難以估計。
橫貫公路的主線,由臺中縣的東勢鎮入山,
溯大甲溪上行,經谷關、德基(達見)、梨山,
越過合歡山,再循立霧溪到太魯閣,和蘇花公路相銜接。
加上由梨山分岔到宜蘭的支線,和另外一條通到霧社的補給線,
全長三百四十八公里。沿途各地,森林茂盛,水力充沛,資源豐富,
經營農耕、畜牧和果園,都是很理想的地方。還有很多的礦產,
如沙金、水晶、白雲石、大理石、雲母石、鐵礦、錳礦等,都是可貴的寶藏。
再從風景來看,橫貫公路沿線,自太魯閣到天祥一段,是有名的遊覽勝地;
如九曲洞的曲徑通幽,燕子口的兩崖絕壁,長春祠的白練橫飛,都是精華所在。
其他如梨山、合歡山一帶,千嚴競秀,萬壑爭流,那些奇麗的美景,真是天造地設。
而代表我國民族精神的幾項建築,如文天祥像、岳王亭、孟母亭和慈母橋,
也於民國五十六年全部完竣,更為名山勝境增色不少。
《西螺大橋》
描述西螺大橋雄壯宏偉的景色。
西螺大橋民國四十二年落成,全長共1939公尺,橋寬7.32公尺。
計有32座橋墩,31個橋孔。橫跨濁水溪,連接彰化、雲林兩縣,
成為聯繫西部平原的主要交通動脈。有「遠東第一大橋」之稱,
也是僅次於舊金山金門大橋的世界第二大橋。
橋上有鋼架橋桁強化穚樑的穩定性,
遠望猶如一座紅色的鋼鐵隧道,雙眼從一端看不到另一端的出口。
橋面西側還設有糖廠鐵道,形成火車與汽車並行的奇觀。
鋼鑄的鮮紅橋身在濁水溪綠野平原上劃出優美的線條。
黃昏時分,霞光燒天,形成絢爛的背景,襯得西螺大橋越發宏偉。
「虹橋夕照」就這樣成了西螺八景之一。
西螺大橋完工於西元1952年,但建橋工程其實早在1936年(日治時期)就已開始籌畫興建。
至西元1940年完成32座橋墩。後來因大戰工程停頓,一直到1951年,由美援及配合款續建。
於民國41年12月25日完工,是當時遠東第一長、世界第二大橋,深具國際知名度與歷史價值。
民國50年代的西螺大橋
由於鄰近糖廠,過去在南下車道(西側)上還鋪設有窄軌鐵道,
供台糖公司小火車行駛,小火車開上西螺大橋時,南下車道的汽車就得避讓。
後來因台糖小鐵道重要性日減,加上雨天常因鐵軌打滑造成交通事故等因素,
因而予以拆除,現僅存公路部分,成為現今所見的西螺大橋。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