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29日 星期四

〈超級任務〉闊別45年 同學你好嗎 (自由時報 / 2012-3-26)

〔文 / 楊媛婷〕

〈超級任務〉闊別45年 同學你好嗎

  西元1967年,末代初中考生的永和及人國小第10屆畢業生,在過了45年後,於今年3月9號舉辦遲來多時的同窗會。

  當天細雨濛濛,正是乍暖還寒的典型台北春季,好久不見的同學沒有淚眼交織,而是滿心喜樂地回憶細數童年過往,問候調笑聲盈滿室,從垂髫而至今日黃髮,歲月的時光雖在他們身上留下痕跡,但記憶從不曾消逝,而是沉澱在回憶海當中,一經翻動,便滾滾而來。

  這場同窗會的開始是起源於目前定居美國的當年畢業生郭淑儒與舊友聚會時,一句不經意的敘舊閒聊 ──「不知道當年畢業的同學現在怎麼了呢?」開啟一個不可能的尋人任務。


(無比恆心)成立網站 尋人如填字

  舉辦同學會,一般直接反應便是翻閱過去的畢業紀念冊,然而台灣60年代校園普遍風氣,不似今日編排精美、聯絡地址詳細的畢業紀念冊,頂多只有一張全校師生們排排站的大合照。

  而永和又幾經水患猛烈之苦,當時學校所留存的學生資料皆隨著漫天洪水而佚散,要找回失散多年、甚至可能早已移居國外的老同學,只能依靠畢業時唯一一張大合照與腦中模糊的記憶。

  無巧不巧,當時另有他屆畢業生召開同學會而建置網站,郭淑儒等人靈光一閃,何不也來建置一個專屬於及人國小1967年畢業生的專屬網站?

  此一構想,同學林節均大力贊同,雷霆力行下,網站風風火火地成立,透過網站的凝聚,原本一小撮的同學彼此激盪、挖尋已然埋入腦海深層的昔日同學姓名,如同填字遊戲一般,在昔日畢業大合照上的稚嫩臉龐填補姓名,以無比恆心土法煉鋼撥打 104,查詢聯絡電話,然全台灣同名同姓者何其多,一查之下常見10個同名同姓者,照樣硬著頭皮詢問比對,或依記憶中的巷弄一戶戶的敲門詢問。


(驚喜連連)相見不相識 原來是同學

  在小說《哈利波特》中,通往每個學院宿舍皆有通關密語,及人國小尋人時的通關密語則是當時校園的風雲人物 ── 沈曼霖,一提到品學兼優、才貌兼備的她,當年及人國小的同學無不認識,沈曼霖成為尋人任務的敲門磚外,另有現任律師的余鑑昌在永和巷弄中穿梭不輟,在同一棟大樓中反覆奔波。

  余鑑昌表示,當時厚著臉皮,自房屋仲介、大樓管理員口中發揮辦案精神,仔細打聽比對下,發現兩位老同學顏世榮與孫國棟兩人,40年比鄰而居卻是相見不相識,原本生命交集自國小畢業後成平行線的兩人,在熱心同學的奔走下,終又成為交集線;亦有共事十多年的同僚,在此次牽線下,兩人才恍然大悟,原來彼此曾是小學同學,淡江大學商學院前院長邱忠榮,與該校總務處庶務股長姜宜山相認後,第一反應卻是兩人暗慶,幸好以往同席會議從未惡言相向、或意見相左,使人莞爾。

  尋找同學之路是如此漫長,但這些不時蹦出的驚喜正是支援眾人熱情堅持而不滅,從發想伊始到聚集散佈美、加、星、中等國內外各地百餘位的同學,耗時兩年半,彼時畢業照的150人空缺終於補上105名,屬於及人國小1967年畢業生的童年拼圖漸漸完整,分隔多年聚首相會,如同余鑑昌所說,積了多年的感謝與當年來不及說的道歉,穿過時光隧道,終於尋到了一個出口。





為了圓相聚夢,特別架設的及人小學1967網站主頁。



以當時畢業照為本,特別製作的及人小學第10屆畢業生45年重聚海報。(林節均提供)



及人小學第10屆畢業生手持海報回到母校重聚。


2012年3月26日 自由時報



2012年3月26日 自由時報電子報


2012年3月28日 星期三

大甲家政女學校 阿祖級校友千歲宴(自由時報 / 2012-3-9)

〔記者張軒哲 / 大甲報導〕

大甲家政女學校 阿祖級校友千歲宴

  日治時期大甲家政女學校十一位八旬「阿祖」級校友,八日舉辦同學會,旅美的陳秋桑特地回國參加並擔任召集人,有人拄柺杖或坐輪椅前來,他們唱著當年用日文發音的校歌「旅途夜風」,感傷今年又少了兩名同窗,眾人相約明年再舉辦「千歲宴」。

  大甲家政女學校第二屆有五十六位畢業校友,近年每年都會聚會,戲稱是「千歲宴」,但人數一年比一年少,眾人格外感傷,昨日十一位老同窗跟多名家屬同聚,餐敘前先用細微的聲音哼唱校歌「旅途夜風」,替去年過世的兩名同學祈福,場面感傷。


那些年我們一起躲空襲、學裁縫…

  這群老校友在日治時期就讀大甲高中前身的家政女學校,但正值戰亂年代,同學常一起躲空襲,趣事一籮筐。八十五歲饒招治說,每年同學會人數都減少,很珍惜每一次的同學會,若能出席,都會打起精神歡聚。現在大甲高中校園這麼漂亮,跟當年大不同,但只要看到老同學,就會想起當年躲空襲、學裁縫的日子。

  陳秋桑說,旅居美國洛杉磯二十年,每次同學會都會特地返台參加,這次還當召集人,眾人回憶少女求學的日子,感覺年輕許多;陳翠蓮的媳婦李美華負責近年同學會統籌事宜,李美華說,看著這幾名「可愛」的阿嬤聚會,什麼話題都聊,眾人把握晚年歲月相聚,也更珍惜人生。




大甲家政女學校老校友召開同學會。(記者張軒哲攝)
前排最中間者為 饒招治老師。(一年己班)



2012年3月9日 自由時報電子報



2012年3月27日 星期二

2012台日千人『茶品方圓 心觀自在』茶會

  兩年一次的台日千人茶會,將在4月8日熱鬧盛大的舉辦,歡迎各界人士蒞臨指教。一日茶會,由日本財團法人煎茶道方圓流京都總部及中華方圓茶文化學會舉辦,有 2 席日本茶席「家元席 (玉露)、台灣支部席 (煎茶)」,及台灣茶席 12 席,台灣茶席搭配台灣特產茗茶 (高山茶、烏龍茶、包種茶、東方美人茶等)。

  另外也邀請古樂家黃邵司老師樂團的古箏樂曲演出,舉行一場別開生面、盛大的台、日茶文化交流,使參與之民眾均能享受味覺、嗅覺、視覺及聽覺的多重享受及文化饗宴,並將日本茶道文化與台灣民眾分享,也把台灣茶藝的多樣面貌展現給日本友人,進而促進台、日文化的交流。

(一) 指導單位: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二) 承辦單位:日本煎茶道方圓流台灣支部、中華方圓茶文化會、鶯歌陶瓷博物館
(三) 協辦單位:外交部、苗栗縣陶藝協會、台中縣工商協進會、台灣春林書畫學會、
       亞太創意技術學院、東海大學日本語文學系所、清水區中興社區發展協會、
       海線社區大學、當代陶藝館、春水堂秋山堂
(四) 贊助單位:新港奉天宮、仟笠坊工作室、施繼堯工作室、椰旺實業CO.LTD、
       華肝基因生物科技CO.LCD、洽維企業有限公司、張牙醫診所、
       立群聯合行銷有限公司


活動日期:2012年 4月 8日 (日)
活動地點: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 (新北市鶯歌區文化路200號)
活動時間:上午09:00 ~ 下午17:00

報名時間:即日起 至 4月8日 (活動當天) 額滿為止!!
※ 請儘早報名,以免屆時額滿。


【費用】
台灣支部席 600元/人 → 贈送 紀念杯乙個
日本家元席 800元/人 → 贈送 紀念杯乙個
台灣茶席  200元/人
※ 同時報名「台灣支部席」與「日本家元席」兩場次來賓,
 可免費獲得「台灣茶席」入場卡乙張。


【匯款】
銀行代號:700 (中華郵政)
匯款帳號:0141411-0825242 (清水郵局)
  戶名:蔡玉釵

報名事宜:報名匯款後,請將姓名、聯絡電話、通訊地址、E-mail、
     欲參加席次、匯款帳號末5碼,傳真至 04-26224528,
     或電洽 04-26222328 黃小姐 0916-709626


http://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309213155807202&set=a.304412629620588.71798.100001555610315&type=3&theater







【本文轉自蔡玉釵同學之 仟笠坊 花道 茶道 部落格】



2012年3月26日 星期一

賞楓名所

在日本,春天的櫻花和秋天的紅葉季節景色可稱是絕景,美得令人驚嘆。


京都秋艷





箱根の絕景の紅葉名所





2012年3月20日 星期二

街頭藝術繪畫創作(一)











































2012年3月15日 星期四

評「看了嚇一跳的人口統計資料」一文錯誤解讀 (下)

另外,一如「人口統計資料不看不知道,看了嚇一跳!」一文所分析的

50歲時的元旦同學會,來了100個同學,
55歲時的元旦同學會,來了 91個同學,9個人不見了,
60歲時的元旦同學會,來了 74個同學,又17個人不見了,
65歲時的元旦同學會,來了 44個同學,又30個人不見了;
70歲時的元旦同學會,來了 39個同學,只少了5個人。

50至65歲這15年之間54%的人不見了,到70歲時超過60%的人不見了。
試想這樣的人口結構分配,現在台灣人口的平均壽命怎可能會近80歲?

可見該文的分析結論與現實嚴重不符。

最奇怪的還是那些所謂專家還能言之鑿鑿,固然「如果50至59歲能善加保養,
降低身體機能老化程度,有助避開60至69歲的疾病危險期。」;
但是「如果能渡過65歲的這個關,以後身體狀況便會保持平穩;
人體在70歲之後,身體又將趨於正常,衰老現象趨於平緩。」就不能同意。
而那些專家也無法就其醫學專業知識對這句話提出合理解釋。

下面是一些在網路上蒐集到的有關人口統計方面的圖表,提供給大家參考。




1945年台灣光復時人口為656萬人,1946年底減至610萬人。(有數十萬日人被遣送回去)
光復後有大量人口從大陸來台,到1950年急速激增至756萬人。
1958年增加到1,004萬人,1989年台灣人口超過2,000萬人。




1955-1966年是台灣出生人口數最多的年代。
1976-1982年又是一個嬰兒潮,但自1980年代中期就開始下降。




受平均壽命延長及出生率降低影響,台灣人口結構呈現快速老化的趨勢。
觀察三階段年齡結構可概略瞭解該地區的社會經濟狀況。






把「看了嚇一跳的人口統計資料」一文所分析的結果與這張圖表相對照比較,
就可知道該文的解讀明顯錯誤。





從這張國民壽命分配圖也能明顯看出「看了嚇一跳的人口統計資料」一文解讀錯誤。




一篇似是而非的文章竟然在網路上廣為流傳轉寄而未被發覺錯誤,實在不解。
故不得不撰文予以更正,希望大家不要被誤導,不要真的被嚇一跳!


【丙班 楊文聖】